题李凝幽居
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园。
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
过桥分野色,移石动云根。
暂去还来此,幽期不负言。-
此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,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,而变得别具韵致。诗人以草径、荒园、宿鸟、池树、野色、云根等寻常景物,以及闲居、敲门、过桥、暂去等寻常行事,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,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“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园”,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直通向荒芜的小园;园旁也没有人家居住。诗人开篇用简练的语言,描写一处幽静的环境,通过对友人居所的描写,暗示友人的隐者身份。
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”,明月清辉映照,万籁俱寂,老僧轻轻的敲门声,惊动了夜 宿的鸟儿,引起它们的躁动不安,大概就是鸟儿从窝中飞出转个圈,又飞回巢中这个瞬间,被诗人抓住,用僧人的敲门声反衬周围环境的幽静。“敲”字用得很妙,而贾岛曾在“推”、“敲”两字使用上犹豫不决,后来在韩愈的建议下,使用“敲”字,两人因此也成为了朋友。
“过桥分野色,移石动云根”是写回归路上所见。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;晚风轻拂,云脚飘移,仿佛山石在移动。“石”是不会“移”的,诗人用反说,别具神韵。这一切,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,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,幽美迷人。
”暂去还来此,幽期不负言“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。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,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,托出诗的主旨。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,悠闲自得的情趣,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诗中的草径、荒园、宿鸟、池树、野色、云根,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;闲居、敲门、过桥、暂去等等,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。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,语言质朴,冥契自然,而又韵味醇厚
译文
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,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。
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,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。
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,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。
我暂时离开这里不久就将归来,相约共同归隐,到期绝不失约。注释
⑴少(shǎo):不多。
⑵池边:一作“池中”。
⑶分野色:山野景色被桥分开。
⑷云根:古人认为“云触石而生”,故称石为云根。这里指石根云气。
⑸幽期:时间非常漫长。负言:指食言,不履行诺言,失信的意思
鉴赏
题李凝幽居,出自贾岛的作品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edsorkronen.com/index.php?m=home&c=View&a=index&aid=448
标签类别
- 「 啖菱 」
- 「 草径 」
- 「 斯人 」
- 「 货殖列传 」
- 「 七十列传 」
- 「 经商 」
- 「 富 」
- 「 贫 」
- 「 笑靥 」
- 「 朱阑 」
- 「 荒园 」
- 「 闲居 」
- 「 铁骑 」
- 「 旌旄 」
- 「 苑风 」
- 「 白帝 」
- 「 教育 」
- 「 师儒 」
古籍
- 「《荀子·大略》」
- 「货殖列传」
- 「序卦传·下篇」
- 「说卦传·第三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四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五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六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七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八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九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十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十一章」
- 「序卦传·上篇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五章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六章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七章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八章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九章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十章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十一章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十二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一章」
- 「说卦传·第二章」
- 「系辞传上·第七章」
- 「系辞传上·第八章」
- 「系辞传上·第九章」
- 「系辞传上·第十章」
- 「系辞传上·第十一章」
- 「系辞传上·第十二章」
- 「系辞传下·第一章」